水质检测过程中常见问题(从采集、运输到检测,全了)2022-05-27 09:10作者:清时捷科技
各种环境水体经过循环后会带来杂质,这些杂质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使水质恶化,对人类环境和水的利用产生不良影响,水质的这种恶化称为水污染。水环境受污染后可造成一系列危害,如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工农业和水产业的发展,还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所以,环境水质监测的指标也是非常多的,除了理化指标外,还有无机、有机和微生物等多种参数也常作为衡量环保水质的标准。 1 水样样品的采集 1、准备器材采样前应准备好采样装置和盛样容器。目前所用的采样装置有水桶、各种采水器等。如该采样装置是塑料或玻璃的,可按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洗净备用;如是铁质的,则须先用洗涤剂彻底清除油污或油污,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但采取的水样不能做分析 铁、镍等金属用。 2、采样量样品量取决于测定项目,不同的测定项目对水样用量和保存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应根据测定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需用量并增加20~30%作为实际采样量。如果采样容器的容积有限,一次采样不能满足所需样品量,可多次采集,并在较大的容器中混匀后再装入样品容器中。 3、采样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对分析结果关系极大,所采的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使水样能真实地反映整个水体的水质情况。 4、检测前要将采集的水样进行摇晃或者其他方式使其搅匀,避免因长时间放置导致的沉淀等问题。 5、水系污染调查时水样的采集对一个水系进行污染调查时,须从整个水域考虑,合理设置采样点,建立起水体污染监测网,才能及时而准确地报告污染情况和水域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动态变化。 2 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各种水质的水样,从采集到分析测定都会经过一定的时间,时间差可能由几分钟到几个小时,甚至有时候会搁置数天,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会引起水样某些物理参数及化学组分的变化,从而导致水质检测结果的不准确。为将这些变化降低到最低程度,需要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尽快分析测定和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有些项目必须在采样现场测定。 (一)水样的运输 (二)水样的保存 3 实验室分析阶段 不同类型的水质和不同的监测项目,样品的预处理过程不尽相同。地下水、地表水的许多监测项目不需预处理就可直接测定。而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同监测项目可能需要过滤、沉淀、消解、蒸馏、萃取等预处理操作,绝不能省略。否则,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每批样品分析时,都带有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或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标准样品一般认为只要标准样品分析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样品分析就合格,而忽视了量器的校正一般来说,量器的容量越大,其容量相对误差就越小。因此,应尽量使用大容量的容器。另外,在选择玻璃器皿时,应尽量用A级玻璃量器,避免不同级别的量器使用。 4 结束语 水质检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引起重视,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环保要求,我们需从心底去爱护这份事业,加强自身的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让水质检测更加准确。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 ● ● ● ● ![]()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klxyygw.com 联系热线|400-660-7869 让检验蕴含思想 为客户创造价值
|